警惕“高考后综合征”:“抑郁”“虐心”如何能止

您好,欢迎来到百闽人生网登录 注册

百闽首页 | 课程分类 | 百闽中考 | 百闽成考 | 百闽新闻 | 百闽娱乐 | 帮助中心 | 免费发布培训课程

高考

高考400广告图成考推广

百闽成考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百闽人生网 > 百闽高考 > 心理减压 > 警惕“高考后综合征”:“抑郁”“虐心”如何能止

警惕“高考后综合征”:“抑郁”“虐心”如何能止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高考后综合征”也愈发风靡起来:有些考生因成绩不理想而精神沮丧、萎靡不振;有些考生因发挥失常而情绪“崩溃”、抑郁难解;即便是考得还不错的考生也可能由于担忧填报志愿、对未来方向不确定等原因而感到“虐心”。

  记者了解到,不少已经从大学毕业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人还会经常梦见考场上的紧张气氛,醒来后还心有余悸。心理专家表示,这些“高考后综合征”是高考后的典型症候,需要引起家长和考生的重视。

  高考“独木桥”压在心头成“大患”

  “公布成绩后,女儿发现自己的成绩与平时相差30分后,吃不好、睡不好,一直自责,还把自己关进房间不出来。我也一夜急白了头发,不知道上哪所学校更合适。”45岁的张光明指着自己发白的鬓角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考生在成绩出来后,觉得自己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水平,变得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负疚心理强烈。甚至有考生性格突然间变得暴躁,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也会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

  林子杭是长春市某重点高中的应届高考生,平时成绩一直位于班级前列,一直把考入北京的重点大学作为目标。高考结束后,他第一时间找到“考试答案”进行对照,发现比照后的分数与平时相差甚远。

  “他立刻变得十分暴躁,先是不停地问我们是复读,还是工作,甚至怪罪命运不好。”林子杭的妈妈冯杰告诉记者,自己和儿子在公布成绩前都无法入眠,变得很焦虑。直到成绩公布,发现儿子找到的答案是“非标准”答案,公布成绩与平时相差无几,冯杰和儿子的情绪才恢复正常,但是这种情绪反差还是让她重重的病了一场。

  记者了解到,成绩公布之前也是考生压力的集中凸显期。“等分数的过程比平时更紧张更煎熬,心始终没有放下来,父母也不轻松,也在悬着一颗心。”长春市第一五零中学学生车晶说。

  有考生表示,之所以考前考后心里一直倍感煎熬,是因为必须要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否则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所有这些情绪压在心里,“不紧张、不难受才怪呢!”一位考生说。

  家长成为考生心理重压“罪魁祸首”

  吉林大学心理系教授胡远超表示,高考是一个重大的心理应激源。高考在很多时候超越了应试本身,成为学生家长寄托自己人生价值、希望,以及尊严的一个点。

  考生黄媛媛今年是第二次参加高考,她觉得自己从上小学开始就深受考试的煎熬。“尽管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却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因为家庭困难没有上大学,因此一直说上了大学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黄媛媛说。正因如此,去年没有达到理想成绩的黄媛媛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了复读。

  “虽然父母没有说一定要考好之类的话,但高中三年自己一直是家里重点保护对象,伙食也提高了一个档次,母亲陪着熬夜,心里就感到了父母的那种期待。”高考考生王琳璇说,高考前一直要求自己不能复读,不能失手,心理难免有些焦虑。

  一些家长还会在填报志愿时把压力强加给孩子。今年24岁的王帅告诉记者,填报高考志愿时,父母非让他报考电力专业,因为父母都是电力行业的,认为将来就业时可以找到关系和门路,但他一直喜欢园林,因此王帅在按父母要求进行选择后,却把所有业余时间都关注他喜欢的园林专业。“4年来,与父母的关系一直很僵持,我变得很冷漠,现在我考取了国外的园林专业研究生,终于可以自由了。”

  “家长虽然嘴上不说,但家长的态度、表情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因为孩子最能研究家长。”吉林北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键表示,家长的态度和想法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很多家长都把自己人生的成败、希望、价值放在孩子身上。

  疏导心理压力,从拒绝过分渲染高考开始

  “‘高考后综合征’的出现,社会氛围是主要责任,应该尽可能淡化高考决定性作用。”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心理教师康成说。他认为,从社会大氛围来看,所有的人员、机构、媒体,都把高考的影响、决定性过分渲染。尤其是对高考状元的宣传,对考生无形中就形成一种压力。

  沈键认为,当前的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做,“高考”自小就被父母设定成久远的目标,因此很多孩子就把高考当成了“战场”,在高考前就很紧张,如果高考后失利就更无法面对这种打击。

  对于如何减轻“高考后综合征”的影响,曾多次带高中毕业班的长春市第一五零中学教师孙玉范建议,学校在教育上应该多创造机会与一些上了大学或没上学的成功人士交流,让大家看到高考对于人的改变其实并不是决定性的,而最终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我。

  “家长不要总想着培养出色的孩子,因为出色的孩子就比别人承受更多的压力。”心理专家认为,家长在教育理念上要改变,避免在家庭中过分渲染高考的唯一性和重要性,应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因为真正优秀的孩子是承受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不要让孩子过于紧盯“高考”。

  胡远超强调,家长在孩子高考后一定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首先要调整认知,降低高考对于自己以及孩子的重要性,灵活看待孩子的未来,在填报志愿时尊重孩子的发展意愿。其次要肯定孩子,未来的路有多条,高考落榜的考生也不是非要上大学才能成才和成功,要为孩子的未来做可行的规划。最后要学会与孩子分离,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而且必将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尤其是母亲,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处理自己的问题。

关于我们 | 招生合作 | 负责声明 | 常见问题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4 www.bminlife.com 百闽人生网 版权所有©百闽人生网 闽ICP备14001301号
本文标题:警惕“高考后综合征”:“抑郁”“虐心”如何能止
分站加盟及广告服务QQ:1476191318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均由本站注册会员免费发布,如涉及版权问题或虚假信息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一直在追求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