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试题(1)(三)

您好,欢迎来到百闽人生网登录 注册

百闽首页 | 考试日历 | 百闽娱乐 | 书信频道 | 节日庆典 | 语录句子 | 免费发布培训课程

百闽人生网

首页  培训课程  培训学校  成人高考  自学考试  培训新闻  教学教案  公务员考试  建筑考试  会计证  考研频道  中考  高考

百闽人生网 > 建筑工程考试 > 二级建造师 > 真题答案 > 201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试题(1)(三)

201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试题(1)(三)

三、案例题

  【案例1】

  1.背景

  某大学公共教学楼工程,建筑用地面积61672 m2,总建筑面积45026 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42589 m2,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437 m2,建筑层数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23.4m,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坑深度10 m、长100 m、宽8 m;基坑东、北两面距离建筑围墙3 m,西、南两面距离图书馆9 m。建筑外墙为370 m m厚红砖,内墙为A3.5加气混凝土砌块。

  施工技术方案评议时,项目经理认为该项目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应采用:

  土方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一次挖至槽底标高,再进行基坑支护,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支护,最后进行降水。

  脚手架工程:外脚手架采用敞开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时,要从底到顶,先搭设立杆、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最后搭设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脚手架搭好后,铺设脚手板。拆除脚手架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可以上下同时作业,先将连墙件整层或几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钢筋工程:直径12 m m以上受力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2.问题:

  (1)该工程土方开挖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2)该工程钢筋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3)该工程脚手架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4)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哪些规定?

  3.答案与解析:

  (1)不合理。本方案采用一次挖到底后再支护的方法,违背了强制性规范规定“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现场没有足够的放坡距离,一次挖到底后再支护,会影响到坑壁、边坡的稳定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2)不合理。因为:直径16m m以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剥肋套丝后钢筋直径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不具有可操作性。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适用于直径16以上40以下的热轧Ⅱ、Ⅲ级同级钢筋的钢筋连接。

  (3)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不合理。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剪刀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拆除脚手架时,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4)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4)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案例2】

  1.背景

  某建设单位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形式对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邀请招标,在招标文件中,发包人提供了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暂定数量、工程量计算规则、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组成原则、合同文件内容、投标人填写综合单价,工程造价暂定800万元,合同工期10个月。某施工单位中标并承接了该项目,双方参照现行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固定价格合同。施工单位认为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是:①本合同协议书;②本合同专用条款;③本合同通用条款;④中标通知书;⑤投标书及附件;⑥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⑦工程量清单;⑧图纸;⑨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⑩合同履行中,发包人、承包人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施工单位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开挖土方过程中,遇到了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暴发,造成现场临时道路、管网和施工用房等设施以及已施工的部分基础冲坏,施工设备损坏,运进现场的部分材料被冲走,施工单位数名施工人员受伤,雨后施工单位用了很多工时清理现场和恢复施工条件。为此施工单位按照索赔程序提出了延长工期和费用补偿要求。

  基础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在自购钢筋进场之前按要求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提交了质量保证资料,在监理员见证下取样送检,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证明钢筋性能检测结果合格,工程师经审查同意该批钢筋进场使用。但在基础工程柱子钢筋验收时,工程师发现施工单位未做钢筋焊接性能试验,工程师责令施工单位在监理人员见证下取样送检,试验发现钢筋焊接性能不合格。经过钢筋重新检验,最终确认是由于该批钢筋性能不合格而造成的钢筋焊接性能不合格。工程师随即发出不合格项目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拆除不合格钢筋工程,同时报告业主代表。

  2.问题:

  (1)施工单位认为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是否妥当?请给出合理的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

  (2)施工单位就特大暴雨事件提出的索赔能否成立?为什么?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对施工单位采购材料的进场程序和相关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3.答案与解析:

  (1)不妥当。合理的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是:①本合同协议书;②中标通知书;③投标书及其附件;④本合同专用条款;⑤本合同通用条款;⑥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⑦图纸;⑧工程量清单;⑨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⑩合同履行中, 发包人、承包人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2)能成立。因特大暴雨事件引发的山洪暴发, 应按不可抗力处理由此引起的索赔问题。被冲坏的现场临时道路、管网和施工用房等设施以及已施工的部分基础,被冲走的部分材料,清理现场和恢复施工条件等经济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损坏的施工设备,受伤的施工人员以及由此造成人员窝工和设备闲置等经济损失应由施工单位承担,工期顺延。

  (3)施工单位采购材料的进场程序和相关责任如下:

  1)承包人负责采购材料设备的, 应按照专用条款约定及设计和有关标准要求采购, 并

  提供产品合格证明, 对材料设备质量负责。承包人在材料设备到货前 24 h通知工程师清点。

  2)承包人采购的材料设备与设计或标准要求不符时,承包人应按工程师要求的时间运

  出施工场地,重新采购符合要求的产品,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由此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3)承包人采购的材料设备在使用前, 承包人应按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检验或试验,不合

  格的不得使用,检验或试验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4)工程师发现承包人采购并使用不符合设计或标准要求的材料设备时,应要求由承包

  人负责修复、拆除或重新采购,并承担发生的费用,由此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案例3】

  1.背景

  某公司承建某综合楼,位于居民密集区域,总建筑面积250000m2。工程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期500天。施工现场水源,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直接接业主的供水管口,现场临时供电设施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妥当,并制定了临时用点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2002年5月22日,在地下室有3名工人正在进行消防管道焊接作业,室内储存了2瓶氧气和2瓶乙炔,他们都已经过培训考核合格,但尚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另外一名工人在墙角休息吸烟,结果造成爆炸事故。

  事件二:进入装修施工阶段后,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王某负责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王某随后在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上作了严格的防火安全要求,现场设置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制定了严格的明火使用规定,整个装修阶段未发生一起火警。

  事件三:装修施工过程中,质检员发现已经完工的室内地砖,已经部分发生破坏和划痕较重的情况;在室内顶棚抹灰时,室内墙面、地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问题:

  (1)本案例中,在地下室进行焊接作业的动火等级为几级?该等级动火作业的审批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2)焊割作业前,须办理哪些证件?

  (3)简述施工现场主要考虑哪几类用水?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基本原则有哪些?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安全标志一般有几种?施工现场一般在哪几个“口”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6)如何做好施工现场成品保护工作?

  3.答案与解析

  (1)本案例动火等级为一级动火,因为是在较封闭的地下室内进行焊割作业。一级动火作业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防火安全技术方案,填写动火申请表,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2)焊割作业前,需办理现场施工动用明火的审批手续、操作证和用火证。

  (3)施工现场用水量主要考虑:现场施工用水量、施工机械用水量、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生活区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等五类用水。

  (4)临时用电应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或称三相五线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5)安全标志一般有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施工现场一般应在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和隧道口等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6)做好施工现场成品保护工作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教育全体职工树立高度的质量观,对国家、对人民负责,自觉爱护财物,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自觉养成珍惜和保护成品、半成品的责任心。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主要是根据工程实际,合理安排不同工作间的施工顺序先后,以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

  根据建筑产品的特点的不同,可以分别对成品采取护、包、盖、封等具体保护措施。

  a.护就是提前防护。就是针对被保护对象的特点采取各种防护的措施。

  b.包就是进行包裹。就是将被保护物包裹起来,以防损伤或污染。

  c.盖就是进行表面覆盖。就是用表面覆盖的办法防止堵塞或损伤。

  d.封就是局部封闭。就是采取局部封闭的办法进行保护。

  3)加强对成品保护工作的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关于我们 | 招生合作 | 负责声明 | 常见问题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4 www.bminlife.com 百闽人生网 版权所有©百闽人生网 闽ICP备14001301号
本文标题:201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试题(1)
分站加盟及广告服务QQ:1476191318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均由本站注册会员免费发布,如涉及版权问题或虚假信息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一直在追求真实!